服务调查

名“头雁”校“充电”  领航乡村产业振兴


  文字:李玲梅 姚秀清  图片:陈昌友


9月15日,重庆市2025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“头雁”项目培训班开班式在学校东方红会议厅举行。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乡村振兴督查专员孙小丽、学校副校长白显良出席开班式并讲话,重庆市农业农村委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、学院相关领导和水产学院教师代表,以及100名特色水产、牛羊生产经营方向的农业青年企业家参加仪式。开班式由学院院长程龙主持。

图片 1.jpg 

开班式上,孙小丽专员在讲话中围绕“为什么来”“学什么”“怎么学”三个方面寄语学员一是要把握时代机遇,认清“头雁”使命,深刻理解“头雁”的责任与荣光;二是要理解培育特色,实现真正蜕变,把“真问题”带进来,把“好方法”带回去;三是要珍惜学习机会,共享资源,构建长效协作机制,打造重庆乡村产业的“头雁联盟”。

白显良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,学校将充分整合校内涉农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,构建“理论+实践+孵化”的全链条培育体系,为学员提供最前沿的科技支撑和最实用的产业指导,并持续总结提炼培育工作中的好经验、好做法,加强过程管理,加大体验式、孵化型培育力度,确保规定培育内容落地见效,高质量完成重庆市2025年“头雁”培育任务。

水产学院林仕梅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表示,项目专家团将通过导师结对、信息平台、技术培训、现场指导等方式,持续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源对接,实现“持续赋能,长效支持”的人才培养和产业帮扶目的。苗硕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,同时也是一名扎根基层五年的驻村第一书记任冰峰作为“头雁”代表发言表示,他将以归零心态,系统钻研牛羊养殖标准化技术、产业链协同管理及数字化营销等课程,积极探索“牛—沼—粮”生态农业新模式,争当产业振兴的领头羊、领头牛,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。

图片 2.jpg 

为培育造就一支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相适应的乡村人才队伍,从2022年开始,国家开始实施“头雁”培育项目。重庆将“头雁”项目纳入重庆《“十四五”人才发展建设规划》重点实施,计划5年培育2000名“头雁”。截至目前,学校已经培育近600名“头雁”学员。今年学院将按照一个月集中训练、一系列考察互访、一组导师帮扶指导、一学期线上拓展学习、一体化知识和能力水平评价与激励的“5个一”培育模式,面向“头雁”学员开展为期一年的定制化、体验式、孵化型培育。

开班式后,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肖亚成以《学习中央一号文谈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》为题,开启培训班第一讲。

相关媒体报道链接:

1.农民日报客户端:https://newapp2.farmer.com.cn/share/#/news_detail?contentType=5&contentId=226119&cId=0

2.重庆电视台:https://cqxyh5.cbgcloud.com/pages/singleDetails/details.html?companyId=cqxwzx&productId=6B1BEE01515143AFAF290F6044E54A89&docid=17ACD4730ECC4C0E8E6B9BF6ED156FE4&isNew=no#

3.重庆日报客户端:

https://wap.cqrb.cn/xcq/NewsDetail?classId=1551&newsId=2414073&staticUrl=https%3A%2F%2Ft.cqrb.cn%2F5Xw1B


初审/校: 李玲梅

 复审/校:秦小红

 终审/校:张  斌

编辑排版:党建与思政工作部




.